中心新闻

观点 | 陈弘:南太演训无关“第三岛链”

发布日期: 2025-03-27   作者:  浏览次数: 10

2025年3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环球时报》发表文章,谈中国海军的南太演训与西方“岛链”思维。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前往南太平洋公海海域进行日常演训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一些西方媒体仍未停止就此渲染炒作。相关演训海域远离澳大利亚海岸线,中方行动完全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但相关澳媒仍称对此表示“担忧”。其他西方舆论也在不断借机发挥,虽然中方这次参加演训的只是一支由三艘舰艇组成的小型编队,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西方媒体却将演训描绘成所谓“剑指第三岛链”,“向着以夏威夷为中心的第三岛链前进”。


事实上,中国海军走向远海开展实战化演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上个月前往南太海域演训编队中的055型导弹驱逐舰“遵义舰”,就曾多次赴远海大洋执行实战化演练任务。中方在演训开始前发布通告,展现了友好姿态。中方舰艇编队从北向南进入南太平洋国际水域,远离任何国家的海岸线,所有做法合理适当,不对航空飞行安全造成影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当时有表态,认为中国海军演训完全合法。怎奈一些西方媒体不断就此渲染炒作,把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日常演训渲染成“剑指第三岛链”,并借此怂恿新西兰将中国视为“威胁”,进而加入“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


美国“岛链战略”是冷战时期炮制出来的概念,试图将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串联在一起,对苏联和中国进行围堵。除了美属的关岛等岛屿,其他主要岛屿分属亚太地区不同国家。在21世纪的今天,这些国家大多早已经同中国建立和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想要驱使这些国家服从美国的“指挥棒”,俯首帖耳地服务于美国反华遏华的霸权战略,显然已不符合当下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现实。而且从中国的强大综合国力以及蓬勃发展势头来看,想靠几个岛屿来阻挡中国和平发展步伐,也完全是异想天开。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从不曾像西方列强那样凭借武力霸凌和奴役别国,也从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多次申明无意挑战和改变现有国际秩序。中国海军在南太公海海域开展合理合法的活动,“未来也许还会发生,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对和平时期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进行远海训练,个别国家或舆论表现得不够理性,不断炒作所谓中国海军“突破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剑指第三岛链”,背后原因一是对中国海军穿越“岛链”进行远海训练不适应,奉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二是延续冷战时期的围堵和遏制思维,将“岛链”看成是遏制中国海军走向大洋的“围城”。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和相关准则,在所谓“岛链”所在的相关海域和海峡,各国享有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权利。中国海军舰艇途经上述水域赴太平洋开展日常演训,实属必要之举。因为中国海军只有走出家门到远海大洋中磨炼,才能进一步提高远海行动能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好地履行包括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等在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具体到南太,中国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全面战略伙伴,中国同地区国家开展平等、互利合作得到南太岛国政府和人民的欢迎。追随美国遏华战略而将中国臆想和污蔑为“威胁”,把中国定位成“假想敌”,这样的思路和行为缺乏理性,完全不符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