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谈美部长奥斯汀访问斐济。
香港中通社11月25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美国拜登政府落幕前加紧在南太平洋部署,与斐济近日就"驻军地位协定"启动磋商。受访学者认为,特朗普的南太政策很可能发生转变,拜登慌张作出的部署和许诺,会让追随其指挥棒的岛国陷入尴尬境地。
在斐济苏瓦航拍的中方援建翻修的室外游泳池 图源:新华社
美国部长奥斯汀22日至23日访问了斐济,这是美长首次访问这个南太平洋岛国。奥斯汀称,两国已就“驻军地位协定”启动磋商,该协定将让美国能够“部署和调动部队支持斐济”,并将为双方增加联合演习和两军接触铺平道路。美国还承诺提供490万美元的安全援助,支持斐济军事现代化,正等待国会批准。
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25日对香港中通社记者表示,斐济作为南太大国,地理位置、政治、经济、人口都在区域内占据重要位置,有话语权。拜登落幕前慌忙派员前往南太补救关系,来不及顾全所有,只能从斐济着手,加强对南太各国的军事控制。拜登政府并无中长期规划,首尾难相顾,凸显政策错乱。其部署和许诺均难以兑现,会让追随其指挥棒的南太岛国陷入尴尬境地,也会为南太带来极大安全风险,对此南太国家需高度重视。
外界认为,拜登的焦虑来自中斐关系的深化。今年8月,被认为亲西方的斐济总理兰布卡访华,双方同意加强在贸易、基础设施、气候变化、警务培训等领域的合作,给视南太为“后花园”的美国带来不小的震撼。
陈弘指出,中国与南太的合作互惠互利,能迅速改善当地经济面貌,提升医疗教育水平,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且中国充分尊重南太国家,不强加自身意志,获得斐济等南太国家的信任。当前,南太国家尽管与西方维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不愿与任何国家为敌,正坚决推进与中国的合作。
陈弘续指,“冷战”后美国并不重视南太,直至“印太战略”提出,美国才开始加强在南太的战略存在,巩固岛链围堵中国。美国认为南太岛国分散,一旦对中国发动军事冒险行动,岛上的军事基地可攻可守,既能助力美军给中方制造障碍,也可用于补给和维修。
据美媒报道,兰布卡表示,期待与特朗普政府密切合作。不过,特朗普会否延续拜登的南太政策还是未知数,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近日已对此表达担忧,呼吁特朗普不要从太平洋地区撤出。
陈弘分析,特朗普反“全球主义”,不会考虑南太岛国利益,甚至或让南太与欧洲一样,为安全付出“代价”。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的南太政策很可能发生转变,让拜登在南太的部署戛然而止。(完)